大爱不存 激情不再---------张高贤(香港)初22组【校友文萃】
题记: 和几位朋友在电话中,在电邮里,对当下香港一些社团的怪相作了交流,颇有同感。综合朋友们之所见、所闻、所悟,辑成《大爱不存 激情不再》一文与有雅兴之人士商榷并讨教。
大爱不存 激情不再张高贤(香港)初22组5班
有人说,一些社团的管理模式犹如教会。社团的“头头”酷似“教主”。他(她)先知先觉,无所不能,既博识古今,又能通鬼神。不听他(她)的“教义”,就是离经叛道,就是和社团过不去。殊不知,一时的光辉未必是永恒,天马行空的人造卫星,最终也将坠入大气层被烧毁。另一厢,社团里的所有大小事乃至鸡毛蒜皮的事,都要经社团“头头”的审查批准。殊不知,在公司里伙计要绝对服从“老板”;在家里,小子要服从老子的故事,早已是科幻小说的经典了。 综观历史,香港绝大多数的居民,是一百多年来,于不同的年代,从大陆迁居到香港的。这些群体,皆因在家国就业无路,谋生艰难,苦不堪言才背井离乡南来香港谋生求存的。到了香港,又回到了贫困潦倒的原点,一切从零开始。经历了百多年的跌宕起伏,艰难困苦和变迁,才造就了今天的香港特區和“港人”;才组建成今日的各类同乡会、宗亲会、校友会、庙会和文化、慈善等等社团。 在这些社团里,集小爱为大爱,大家亲如兄弟姐妹,亲如一家人。社团里没有宗派,没有小圈子,没有斗争。社团海纳百川,大家相互扶持、团结包容,社团朝气蓬勃,歌舞升平,激情欢乐,缘聚四海,成了千里相会的彼岸,成为家国情缘的心灵驿站。 然而,综观当下,部份的社团已政治化、经济化,甚至官商相护。可悲的是,一部份受过文革洗礼,70年代开始从大陆移居香港,以“爱国港人”自居的先生、女士们,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行为作风,一直梦游在文革前后的极左年代,“左潮”阴霾不散。他们对现代网络信讯的认知是保守、抗拒,无知;这些人,既不能正确对待和评价历史,又对“一国两制”的詮釋倾斜,政治意识已脱离现况,与时俱退。 近年来,我们目睹了一些社团在利益的牵动下,出现拉帮结派,排斥异见,社团的基因在改变和重组中。真纯、善良的组织成员已成为少数人谋取政治、经济利益的无辜刀剑和可怜的垫脚石。面对此情此景,我们痛心,我们疾首,我们彻底地失望了。当假面具被戳穿后,我们也彻底醒悟了:这些贴着诱人标签的社团,大爱已不存,激情已不再,初衷己荡然消失。庶民们只好选择悄悄地淡出,悄悄地失联…… 游离的我,如今静坐家中读书、练笔、听歌、上网,安享幸福晚年;品酒,和神一起狂欢;打球,拾忆青春情怀;闲暇,在海边悠然漫步,沐浴黄昏,享受宁静,品味恬淡的岁月晨昏,其乐融融!
2014年3月18日 初稿 于香港扬波轩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